热烈庆祝《中医药法》7月1日正式施行
2016年12月25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(简称中医药法)。《中医药法》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,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,将产生深远的国内国际影响。
一、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
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,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,坚持中西医并重,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中医药法的通过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。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、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,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。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,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、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,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,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。同时,中医药法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,有利于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,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。
二、中医药法的立法思路
中医药法立法工作遵循的总体思路:一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,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,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,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;二是,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,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,同时,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,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;三是,处理好与执业医师法、药品管理法等法律的关系,对现行法律已有规定的,不再重复规定。
中医药法共9章63条,有五大亮点:
第一,明确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。
第二,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。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,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医药。
第三,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。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,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,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。
第四,加强对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的监管。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、虚假宣传、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,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,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,保障医疗安全,提升中药质量。
第五,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娄底市中医医院在临床诊治中,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,结合现代医疗治疗手法,开展传统各类针法(飞针、醒脑开窍针、火龙灸、电针、耳针、小针刀、皮内针)、拔罐疗法、灸法(温针灸、艾条灸、隔姜灸、火罐、平衡罐)、中药熏蒸疗法、中药灌肠、三伏贴、三九贴等中医治疗方法。